不愁工作,易于就业,是六七十年代大学生的福利
自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国家在对大学生的就业分配制度上逐步形成了“统包统分”的分配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国家需要你,你就去哪里”,那时候的大学生不愁工作。
1、分配到农村的大学生,满腔热忱
1956年的吉林榆树,一位分配到乡村去当图书管理员的大学毕业生正在整理排放图书。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1958年的四川仁寿,大学毕业生被分配进村给那些没有文化的成年人扫盲,可以看出当时被分配的大学毕业生十分有教学热情。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1958年的黑龙江哈尔滨,一位被分配到农村合作社当会计的大学生边打算盘边开心地笑着,可见她十分满意当时的工作。
2、分配到科技领域的大学生,不亦乐乎
(图片来源:网易)
上世纪60年代,一学子考入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建设兵团,领导安排他参加输变电工程建设,如鱼得水非常快乐。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1962年的北京,经过艰苦学习的女大学毕业生终于成为了中国空军第一批女飞行员,此时她正在熟练地操作飞行装备。
3、服从上山下乡政策的大学生:干劲十足
(图片来源:人民网)
学习针灸。被分配到农村的知青在进行相互扎针实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976年,被分配到浙江黄坑知青点的知青在集体开辟山坡。
国家分配?自主选择?八九十年代大学生告诉你都可以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也适时发生了变化。大学毕业生逐渐不再由国家包分配,而是有了更多的选择。
1、“包分配”毕业去向的遗留岁月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
1984年6月,天气炎热而沉闷。北京大学哲学系大四学生汪同学在档案室和他的同学一起交流国家对他们这些毕业生的分配结果。
(图片来源:搜狐网)
八十年代初,被分配到广州某中学的大学毕业生在给学生上物理课,教室内人满为患。
2、国家分配和自主选择并行不悖的时期
(图片来源:新浪)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是一个过渡的年代,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既没有统分制下的拘束,也没有市场化后的就业重压。他们在尽享择业自由的同时,也第一次有了“乱花渐迷迷人眼”般的欢乐烦恼。
(图片来源:陕西网)
九十年代初,毕业的光电工程系大学生虽然还是由国家分配,但是在分配领域内也存在竞争。这些毕业生面色凝重,他们都希望可以分配到好的工作岗位。
(图片来源:新浪)
在夜色中找家教工作的大学生。
(图片来源:新浪)
九十年代初的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已经相当发达,夜幕降临时,灯红酒緑,一片繁华之象。如此的景象吸引了无数大学生开始奔赴沿海开放地区。
3、自主选择,与时代接轨的时期
(图片来源:新浪)
图为清华大学材料系1996级的学生邱虹云正在进行科技实验。由于他出色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大学生创业浪潮中他和自动化系学生王科、MBA学员许中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高科技学生创业公司——视美乐,主要做多媒体超大屏幕投影电视。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校友网)
1998年,北京科技大学举办第一次大型校园招聘会,会场上急于求职的大学生排成了一列列的长队,争先恐后,他们希望可以拿到企业的入职资格。
更多的机会,更多的竞争,新时代大学生的机遇与挑战
新时代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竞争。
1、更多的机会:乱花渐欲迷人眼
(图片来源:高考志愿填报网)
图为西南石油大学大学毕业生去向统计图,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毕业去向相对于上世纪来说丰富了不少。
考研
(图片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
南开大学的无数学子起早贪黑地为考研做准备,大家都埋头苦读,诺大的教室里寂静无声。
公务员
(图片来源:搜狐网)
公务员招考人潮拥挤,“僧多肉少”,但这一“铁饭碗”依旧引得无数大学生趋之若鹜。
留学
(图片来源:搜狐网)
留学生活丰富多彩,可以和外国友人一起交流不同的文化。
事业单位
(图片来源:新华网)
国企为大学生搭建就业平台,招聘会吸引了众多大学生。
私企
(图片来源:北国网 白琳摄)
沈阳工业大学大四学生孙宇来到私企招聘会,看着一条条求职要求,他认为,先在国企锻炼两年,积累足够经验后再去发展前景较好的私企。他说“私企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对个人发展晋升机会等等,都比国企要好。”
创业
(图片来源:网易)
参加大学生创业培训的新疆大学生和培训老师进行交流,从他们的神态可以看出这些大学生对创业十分感兴趣。
2、更多的竞争和压力:毕业不等于就业
(图片来源:360doc)
2001年至2016年高校毕业人数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意味着更多的竞争。
(图片来源:荆州日报)
无数大学生拿着简历在招聘会上等待为数不多的招聘机会,毕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等于失业。
(图片来源:老庄网)
人满为患的人才招聘市场。
图片来源:人民网)
表达就业难心声的大学生。
(来源:新华网)
被企业拒之门外的大学毕业生拿着简历坐在台阶上面色凝重。
结语
-
正值毕业季,对于众多大学生而言,毕业后何去何从是他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同样的,我们的老...
-
近日,一张小朋友学军人笔挺站立候车的照片走红网络,这是一张正能量满满的照片,有网友评...
-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共享经济应运而生,涉及住宿、交通,教育服务以及生活服务及旅游...
-
微信直播代扫,这样的扫墓方式究竟是创新还是噱头?是“因时而变”还是“自欺欺鬼”?
-
一本相册,两地思念。在建军节到来之际,我们一起来军娃多多与爸爸的故事。
-
连日来,安徽省持续高温天气,局部地区温度突破40摄氏度。7月26日,在安徽省芜湖县红杨镇的...
-
在万州江南的五桥街道,有古朴沧桑的老街老巷老桥,顽强地伫立在都市一隅,它们与都市的车...
-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
-
在艺术家眼中,世界往往并非循规蹈矩的。本组图片展示的是艺术家们在建筑墙上的奇思妙想。
-
在枯树叶上刺绣,这技术也是没谁了,当你听到这桩奇闻第一反应是什么?这些易碎的枯叶,不也...
-
一对新人只有一次机会购买婚礼蛋糕,因此新娘们往往尽最大努力,确保自己的婚礼蛋糕最流行并...
-
国外摄影大赛《 What Do You Love 》日前公布了获奖名单,摄影师Peter Zwolinski获得大奖,...
